校友纪事
"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可是,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,我要把有限的生命,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。"雷锋精神如同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,照亮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前行的道路。3月以来,人文与管理学院深度挖掘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,积极践行 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 的志愿服务理念,广泛动员青年志愿者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。同学们以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,营造更加文明、和谐的校园环境,为建设文明校园贡献青春力量。
传承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
学院团总支在2-202教室成功举办“传承雷锋精神,争做时代先锋”主题团日活动,活动由团总支书记杜涵静主持。活动通过多元形式深化学生对雷锋精神的理解,激发实践热情。韩泽萍以“习雷锋精神,担时代重任”主题演讲结合个人实践,阐明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;卢梦涵等四位同学通过诗歌朗诵传递精神力量,引发全场共鸣。创新设置的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承诺墙环节,吸引学生围绕学习、生活及志愿服务等领域提交实践承诺,彰显青年服务社会的行动力。
常态化爱国教育 厚植劳动情怀
为强化学生劳动意识、培养优秀的劳动品质、优化校园环境,人文与管理学院于每周三常态化开展“公共区域卫生打扫”劳动教育实践活动。
实践过程中,学生分组协作完成地面清扫、设施清洁、垃圾分类等系统性劳动,经过高效作业使公共区域焕然一新,学生们在活动中深刻体验到劳动的艰辛,更深化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、社会责任感以及环保理念。
渼陂湖畔扬精神 环保路上践初心
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在渼陂湖开展“扬雷锋精神,与环保同行”主题志愿清洁活动,以实践行动深化新时代雷锋精神与生态文明理念的融合。30余名志愿者身着红色马甲,手持垃圾夹、环保袋,分组对湖区主干道、绿化带及河道沿岸开展地毯式清理,细致清除烟头、纸屑、塑料包装等废弃物,同步向游客进行文明劝导与垃圾分类知识普及。活动中,红色志愿身影与湖光山色相映成景,青年志愿者小温以雷锋“螺丝钉精神”为引,强调“每人多弯腰一次,城市整洁多增一分”的微光力量,
“现在的学生确实是有觉悟、肯行动的好青年,懂得回报社会,我的孩子也要学习你们这样的精神。”市民刘女士对志愿清洁队的学生们不住口的称赞。
书写春 “锋” 寄语 传递温暖真情
“致我的挚友,和你相识,如同在黑暗中寻得一束光。像雷锋珍视友谊一样,我也珍视我们的情谊。愿我们在逐梦路上,携手并肩,永远赤诚。”
“在这春意融融的三月,希望我们把雷锋精神融入日常,无论是图书馆的相互陪伴,还是社团活动的携手共进,都成为彼此青春中最珍贵的回忆 。”
“想起雷锋对母亲深深的眷恋,我对你们的思念也愈发浓烈。虽然远离家乡求学,但你们的牵挂从未缺席。愿春日的微风拂去你们的疲惫,往后的日子,我会带着你们的期许,努力绽放光芒。”
人文与管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举办“春‘锋’十里,温暖传递”明信片寄语活动。学生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,依次领取明信片,印章和书写工具,然后来到书写区,开始认真书写寄语。
学生们将寄语写给自己的家人、朋友、老师或同学,字句间都是对生活的感悟、对未来的美好期望。
以青春之微光 铸雷锋之风尚
学院在学校周边开展“以雷锋之名,赴志愿之约”主题活动,通过环境清洁与文明倡导实践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。活动组织志愿者身着统一服装、携带清洁工具,分组对校园周边进行地毯式清扫,细致清理烟头、果皮、塑料袋等杂物,使公共环境焕然一新,活动以青年群体的身体力行彰显社会责任担当,志愿者的辛勤身影成为春日校园最鲜明的精神符号,为构建文明社会树立了鲜活榜样。
人文与管理学院团总支书记杜涵静表示,学院将聚焦青年学生成长成才,围绕周边地区需求,鼓励学院结合专业实际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,促进志愿服务阵地化、活动常态化、管理制度化,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,让雷锋精神成为学生思想引领及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。